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疝气痔瘘 - 德高医粹,知行和一!
泌尿外科医师的博客,医师同行互相学习的交流平台!

最近更新

逆行性嵌顿及绞窄性疝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逆行性嵌顿及绞窄性疝的特点是,疝囊内个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仍存在于腹腔内,在发生绞窄时,除了疝囊内的肠管可能发生坏死外,腹腔内的肠管也可能先后发生坏死。因此,在治疗逆行性绞窄疝时,因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前和手术后除了观察局部伤口外,更重要的是要持续地观察腹部的变化,特别是手术前应注意检查腹部,注意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是否发生变化,患者一般情况如何,生命体征是否有异常变化,是否有低血容量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表现,做腹部B超检查,以了解腹腔脏器情况及是否有腹腔内液体存在,通过腹部X线检查,了解是否有肠梗阻的存在,上述各项检查的目的是判断是否有肠坏死,以便在手术前做好处置安排。
参与:252时间:2011-3-3疝气嵌顿性疝嵌顿疝绞窄性疝手术治疗
嵌顿性疝做手术危险性加大了吗?
嵌顿疝,其内容物大多是肠管,常合并肠梗阻,从而造成严重的全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机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危及生命。嵌顿的肠管血液回流障碍,可发生组织水肿,使疝囊内压力不断升高,疝环部位的压迫越来越紧,最后嵌顿的组织血供障碍,发生坏死,即发生绞窄性疝。绞窄的肠管坏死,导致更严重症状和病理、生理改变,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的表现,导致中毒性休克,常常危及生命。就是能及时抢救和治疗,也会因腹膜炎致使术后发生腹腔内粘连,造成终身的影响。在嵌顿绞窄情况下作手术,由于全身病理、生理的改变,危险性大大的增加,给麻醉和手术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疝的性质及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主要为手术治疗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嵌顿性疝及绞窄性疝,以使手术的危险性减少。
参与:70时间:2011-2-20嵌顿疝腹外疝疝手术
嵌顿性疝发生绞窄与那些因素有关系?

    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嵌顿性疝如能早期发现,经正确、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一般可以避免发展为绞窄性疝。但确有少部分嵌顿性疝最终发展为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发展为绞窄疝与以下因素有关:    (1)治疗及处理的时间:临床上一般以8小时为界限。如果嵌顿性疝在8小时之内能及时的治疗,有效的复位或回纳,就不会发生绞窄疝,关键是要能准确、及时地做出诊断。特别是婴幼儿,表达能力差,不易早期发现嵌顿性疝,这就需要家长及临床医师细心观察婴幼儿啼哭的时间、规律,从而发现异常点。同时,还应仔细检查,不漏掉“可疑”之处。

参与:124时间:2011-1-28疝气嵌顿性疝嵌顿疝绞窄性疝
什么是腹外疝?什么是腹内疝?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或盆腔薄弱部位突出于体表,称之为腹外疝。    腹外疝主要包括:易复性疝;难复性疝;滑动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依据疝环所处的部位,常见的腹外疝主要有:腹股沟疝(又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腹白线疝、腰疝、闭孔疝、半月线疝、切口疝等。&nb

参与:261时间:2011-1-23嵌顿疝腹外疝
什么是可复性疝?什么是难复性疝?

    可复性疝又称易复性疝,是指疝内容物可以反复出入疝囊。当患者平卧安静、睡眠时,疝内容物未进入疝囊,此时,体表不能观察到疝的突出现象。当患者站立、行走、运动、劳动、咳嗽或婴儿啼哭时,造成腹内压力升高,疝内容物在腹内压力增高的作用下,经疝环突出至疝囊内。此时,患者体表可出现疝突起的现象。当患者平卧,或用手推疝内容物时,可容易地将疝内容物回纳至腹腔内,此时体表疝突出现

参与:898时间:2011-1-23嵌顿疝腹外疝难复性疝
什么是嵌顿性疝?什么是绞窄性疝?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有时不能被截然分开,它常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1)嵌顿性疝:顾名思义,嵌顿性疝是指在腹内压力突然增高的情况下,大量的疝内容物(主要为肠管)通过疝环,经疝囊颈进入疝囊。同时又因疝囊颈或疝环的收缩,是疝出的内容物不能回纳至腹腔内,处于嵌顿状态。嵌顿性疝又称为箍闭性疝,是一种后果比较严重的腹外疝,必须及时治疗及处理。   

参与:221时间:2011-1-23嵌顿疝腹外疝绞窄疝
难复性疝为什么可听到气过水声?

     难复性疝患者在进行腹部听诊时,常可在腹部听到气过水声。当难复性疝的内容物(尤其是肠管)不能完全回纳,出现嵌顿和绞窄,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管为了克服梗阻,使肠管内的物质能顺利通过,必然加强蠕动及运动功能,表现为腹部剧烈的阵发性疼痛。同时由于吞咽进入肠管的气体,以及细菌分解糖类所产生的气体,因肠梗阻而不能从肠管内通过,在腹部听诊时可听到这些

参与:94时间:2011-1-23嵌顿疝腹外疝难复性疝
怎样进行嵌顿疝的手法复位?

        本人10多年来,遇见大量的嵌顿疝患者,绝大部分病例需要手法复位。经过归纳和总结,整理出如下经验,希望各位同行学习借鉴和批评指正。       手法回纳复位法的原理:保持疝囊外口呈漏斗状,防止皱褶黏膜阻塞肠腔,施加外力使肠腔内容物回流,再使空虚肠管回纳。          手法回纳复位法适用于下列嵌顿性疝:(1)嵌顿疝发生于3——4小时内、腹部无明显压痛、肠鸣音无增减、无腹膜刺激征;(2)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同时估计肠管尚未发生绞窄坏死者。(3)疝囊颈口较大者。  手法复位的方法(以右斜疝为例):  (1)体位和姿势:患者取平卧位,臀高头低更佳;必要时可以使用一点镇静药,目的是减少腹内压.下肢屈曲,腹部放松,目的是减小疝囊口的压力。           (2)手法复位方法:术者站于患侧;以右手为主,右手掌对准囊底,五指绷直(根据疝囊的大小可以用三或四指),紧握疝块,向着疝囊口方向均匀用力,不能着急,用力时用左手在外环处用拇食指固定疝蒂,稳住疝囊不要让疝囊向四周膨胀变形,右手轻轻挤压疝内容物,均匀持续加压,持续几秒到半分钟左右,多数可听见咕噜声,即可复位,。

参与:408时间:2010-8-18嵌顿疝手法复位
老年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

         嵌顿性腹外疝绝大多数有疝病史,肿块突出于体表,有局部压痛,一般说诊断并不困难。嵌顿疝多半有肠梗阻症状,临床上嵌顿疝常误诊为肠梗阻。在老年患者延误诊断的原因除上述因素外尚多由于:(1)主诉疼痛不典型,位置常为剑突下和下腹部。(2)就诊时未能叙述疝的病史,尤其高龄患者常合并老年性痴呆,对发病过程模糊不清。(3)局部红肿炎症现象而误诊为淋巴结炎。(4)有些是肠壁部分嵌顿,肿块小,有些甚至表现不出肿块,尤其是股疝更易被忽视。所以在遇见老年肠梗阻病人时除注意腹部体征外,还必须检查腹股沟部及阴囊部是否有肿块存在,以便及早诊断治疗。

...
参与:93时间:2010-8-8嵌顿疝腹外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