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疝气?怎样预防?
肝硬化常见于肝脏肿瘤、慢性肝炎等长期慢性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细胞出现严重损害,失去正常功能。腹水是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腹水超过1000ml时,即可出现明显的临床体征,腹腔内最大腹水容量可达到6000ml。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疝的原因有:
(1)不断增加的腹水使腹腔内压逐渐升高,过多的腹水可以使患者腹部膨隆,腹壁张力明显升高,膈肌明显上升,甚至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腹内压力升高的结果使腹腔内脏器容易从腹壁薄弱部位处突出形成疝。
(2)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差,长期营养不良,无法按需要合成机体代谢必要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使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低下及营养不良状态。由于机体营养不良,组织的抗张能力、修复能力都较低,这就容易使腹部肌肉无力和肌肉损伤,产生腹外疝。
肝硬化腹水病人预防疝的发生,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可能减少腹水的形成量。主要措施有:
(1)限制水和钠离子摄入: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量,每日摄入的水分控制在1000ml以下,夏日及水分丢失过多时可以酌情增加。限制钠离子的摄入,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克——1.5克,为正常人每日食盐摄入量的1/10。
(2)增加尿量:通过增加尿量来促进体内水、钠的排出。主要使用甘露醇、山梨醇等利尿剂。利尿剂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防止出现低钠、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的发生。
(3)促进水、钠从粪便中排出:可以用10%甘露醇2000ml,4小时内服入,促进体内的水和钠从大便中排出。
(4)腹腔穿刺抽腹水:抽腹水的目的是减轻腹压,但在减轻腹压的同时,会造成大量蛋白质的丢失和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应慎重应用。
(5)补充白蛋白: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中白蛋白浓度降低,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产生腹水。通过从体外补充白蛋白,可以增加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的吸收。
(6)腹水的再输疗法:为了减少腹腔内腹水对腹壁的压迫,又不丢失腹水内的有用成分(如白蛋白)。人们研究各种腹水再输入的方法,包括腹水经静脉再输入法籍腹水浓缩后输入法等,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这种疗法已经几乎不再使用。
(7)外科治疗:为了减少肝硬化后出现的顽固性腹水,人们设计了一些外科分流手术方法,来减少腹水的产生,一般与上述内科治疗方法合并应用,可取得一定疗效。
分类:疝气| 发布:zdming| 查看: | 发表时间:2011-4-8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疝气痔瘘 http://zdming.com/
本文链接:http://zdming.com/post/146.html
相关文章
已经有 ( 20 )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你也评一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