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人工合成材料做疝修补手术?其特点是什么?
由于使用自身组织修补疝缺损,总不能达到十全十美,复发的机会不能完全杜绝,特别是一些巨大疝、复发疝,腹壁组织常严破坏,缺损很大,难以用自身组织进行修补。另外,老年病人由于胶原蛋白纤维退化,其组织异常薄弱,勉强修复常造成疝复发。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寻找人工材料做修复用,曾经使用生物材料、金属网等。近几十年来,合成材料被用来做疝修补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合成材料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是有很好的强度,也就是说非常结实,能够耐受一定的张力。第二,稳定性好,在人体复杂的化学环境中不会变性。第三,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刺激组织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第四,没有任何毒性,无害于人体。第五,能够起到支架作用,使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长入其网状结构中。人体的组织和植入材料相互结合在一起,可达到非常满意的强度。
当前较为常用的材料如: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都具备了上述特点。他们被制成多种形式的织物得到广泛的应用。聚丙烯材料强度高、结实,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使修补术简单而方便。聚四氟乙烯乙烯强度也非常高,而且组织相容性更好、更柔软,使用起来非常服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的材料两面的亲水和疏水性质不同,使其一面能与组织紧密地结合,而另一面又能防止与内脏的表面粘连。这种材料用于腹腔镜手术修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人工植入材料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如做成与腹壁的弯曲面相相一致,方便于修补。还有做成复合型,即由一柱状物与两个片状物结合在一起,一片在缺损的内面,一片在缺损的外面,而柱状物放置在缺损处,起到堵塞的作用,更有做成锥状的材料,使手术便得极为简单,只需在门诊,用局麻的方法,将锥状物堵在缺损处,甚至疝囊都不需处理,将其向腹腔内推入即可。人工植入材料的使用给疝修补术带来无限光明的前景。
但是,人工材料也还存在着不足的方面,首先是一些病人仍对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手术后造成液体积聚在创面处,长期不吸收;手术时常需要放置一个外引流,术后早期拔除。也有植入物产生液体渗出而导致感染发生,使植入物成为一个异物,不得不清除,常造成手术失败。有时清除也非常困难,因为其常与组织结合的非常紧密,不得不破坏已经缺损的组织,使其以后的修补更加困难。当前人工直入物的价格仍然较昂贵,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一定的限制。
里奇坦丁修补法是使用人工植入物(以下简称疝补片)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一种完全无张力的修补。手术时需要游离精索,解剖出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腹内斜肌的弓状下缘。然后将一个8cm×16cm的疝补片在精索的后方放在腹内斜肌联合腱弓状下缘的表面2cm,用不可吸收的单丝线连续缝合;向外侧沿倾斜的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达内环处。疝补片的上缘覆盖在弓状缘2——3cm处,同样用连续缝合的方法由内向外达到内环处,剪开疝补片的外侧边,一直达到内环处,使精索从分叉处引出,再将两个分叉重叠缝合在一起,形成内环,同时不使精索绞窄。术后鼓励病人尽快回复正常活动。里奇坦丁修补法使用了坚强的疝补片,同时又实现了无张力的修补,取得了很好的降复发率的效果。
分类:疝气| 发布:zdming| 查看: | 发表时间:2011-3-6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疝气痔瘘 http://zdming.com/
本文链接:http://zdming.com/post/130.html
相关文章
已经有 ( 0 )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你也评一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