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新生儿、婴幼儿是腹股沟斜疝的高发人群。婴儿的疝气有自愈的可能,但是一般都得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疝块的脱出,为腹肌发育提供条件,使扩大的内环弹性恢复,开放的鞘状突重新闭合,达到自愈的目的。所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只要不发生嵌顿及绞窄性的疝,一般不选择手术治疗,而首先选择棉线束带法和疝气带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棉线束带疗法:
用一束棉线或宽的弹力绷带对折后,绕于下腹部,一端穿过对折环,在内环附近部位拉向后面,向上反折至臀上部打结,在腹股沟部外环处可以垫小棉垫或几层纱布以增加该处压力,并避免擦伤皮肤。
棉线束带疗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故在选择棉线等材料时,一定要尽量选择质地柔软的材料,以免造成婴儿皮肤损伤。
(2)棉线及束带不能太松,太紧,太松不能达到压迫疝环的目的,太紧会影响婴幼儿呼吸等运动,因此要及时的调整其松紧度。
(3)如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患儿出现躁动不安,啼哭不止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将其解开,仔细检查是否出现嵌顿疝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4)在应用中,注意观察同侧睾丸、下肢颜色及血运等情况,防止压力过大造成不良后果;
(5)这种棉线束带必须日夜佩戴,唯每天婴儿洗澡时疝带应该调换,皮肤应该扑粉;
(6)疝带佩戴的时间至少需一年以上方能获得痊愈,但如应用6个月后疝仍然脱出者大概痊愈无望。
二、疝带疗法:
疝带疗法的指证:
(1)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患斜疝,有可能自行痊愈,用疝带可以促进愈合。
(2)儿童患斜疝或双侧斜疝虽无自希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即时手术者,可以暂用疝带维护现状;
(3)嵌顿疝复位后不立即手术者,在观察期间防止疝块再次嵌顿。
疝带疗法的禁忌症:
(1)不可回复、嵌顿、肠梗阻或绞窄性疝是绝对禁忌。
(2)巨大的疝或疝环口较大者,非疝带所能助益;
(3)并发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或Nuck氏管积液、或睾丸下降不全者,不宜用疝带治疗;
制作使用方法:疝带必须依照患者的体态和疝环口的大小来定制,佩戴后必须使疝垫恰好压在腹股沟的内环口上,并使腹股沟管恰好闭合。材料一般选择棉布或纯棉帆布。疝垫可以根据疝口的大小制作为椭圆形的小包,并固定于疝带相对于疝口的位置,可以内装棉花、纱布或中药材粉末。禁用橡胶、皮革、金属制的疝带,对孩童刺激过大,且有伤于精索。佩戴疝带时患儿必须平卧位,使疝内容物完全回纳,然后方可带上疝带,并且调节为松紧适宜。只有在平躺或睡眠时方可取下疝带。
注意事项:疝带如不能有效地托住疝内容物防止脱出,就应考虑改用手术疗法。如一旦发生疼痛或不能还复的情况,就应立即就医,防止发生嵌顿或绞窄。其他注意事项同棉线束带疗法。
分类:疝气| 发布:zdming| 查看: | 发表时间:2010-9-7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疝气痔瘘 http://zdming.com/
本文链接:http://zdming.com/post/83.html
相关文章
已经有 ( 0 )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你也评一评吧!